VSport - 胜利因您更精彩

  • 首页
    • VSport新闻
    • 通知公告
    • 员工动态
  • 关于我们
    • VSport简介
    • 机构设置
    • 团队力量
  • 团队建设
    • 专业建设
    • 科研成果
    • 教研教改
  • 人才培养
    • 培养方案
    • 教学大纲
    • 课程建设
  • 人才招聘
    • 招生信息
    • 就业信息
  • 党建工作
    • 党建动态
    • 政治理论
    • 组织构架
    • 廉政建设
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制度建设
    • 院员工会
    • 员工天地
  • 社会服务
    • 山东省法学会交通法学研究会
    • VSport体育法律援助工作站
  • 员工工作
  • 实践教学中心
教学大纲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> 人才培养 >> 教学大纲 >> 正文

  • 培养方案>
  • 教学大纲>
  • 课程建设>
“法理学”课程教学大纲(质量标准)
发布时间:2020/11/29编辑:李潞涵 审核人: 点击量

“法理学”课程教学大纲(质量标准)

课程名称

法理学

英文名称

Jurisprudence

课程编号

240102

开课学期

第一学期

课程性质

学科基础课

课程属性

必修课

课程学分

3

适用专业

法学

课程学时

总学时:48; 其中理论学时:44 实验实践学时:4

开课单位

VSport  公路法学教研室

先修课程

课程名称

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

法学导论

了解法学学科的内容和特点及其学习方法;了解法学专业的就业情况及社会要求;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结构。

后续课程

民法学、刑法学、行政法学、国际法学、外国法制史、法律心理学

支撑专业毕业要求


1.牢固掌握法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,把握法学理论前沿动态和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。

3.具备独立自主地获取和更新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。

4.具备将所学的法学专业理论融会贯通,综合应用于法律实务之中的基本技能。

5.具备利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和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。

7.热爱社会主义祖国,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,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


课程目标


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知识上,使员工掌握法的本体、运行、价值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原理,了解法理学在中国和西方历史起源、演变、发展的历史规律,知晓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,初步学会运用法学理论来分析法律现象;能力上,使员工了解法理学前沿问题,把握法律发展实践动态,初步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;素质上,帮助员工树立法治意识,培养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。


课程概述


   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、基础理论、方法论和法学的价值意识形态,是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开设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。该课程是法学院员工的入门课和必修课,也是法学各分支学科开展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基础,堪称法学的智慧之学、思维之学、方法之学。本课是为适应我国法学教育现实需要,培养中国法治建设所需要的合格法律人才服务的,是高等法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。




课程应知应会具体内容要求

任务一:法理学导论

知识要点:法学的研究对象、法学的历史、法学与相邻学科关系、法学的研究方法、法学教育与法律人才培养、法理学的对象与性质、中国法理学、学习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、马克思主义法学相关理论等。

学习目标:了解法学的研究对象、法学学科分类、法学教育的目标与功能、当代法学教育的基本情况,认识法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关系,认识并掌握法理学的一般理论,知晓学习法理学对以后将从事法学职业员工的重要意义。

授课建议:6学时;课堂教学;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并用

任务二:法理学基本概念

知识要点:法、法律的概念、法的渊源、分类和效力、法律体系、法的要素、权利和义务、法律行为、法律关系、法律责任等。

学习目标:深度了解并熟练掌握法理学基本概念。通过法理学基本概念的掌握,搭建起法理学基本理论框架,知晓法理学学什么、干什么,能够初步运用法理学基本理论分析相应法律问题,培育法理学思维。

授课建议:24学时;课堂教学;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并用

任务三:法的起源和发展

知识要点:法的历史、法律演进、全球化与世界法律发展等。

学习目标:知晓法起源的一般理论和规律,了解法的历史类型,掌握法律移植、法律继承、法治改革的相关理论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,要深度了解法的“前世”,如法的演变规律,了解法的“来龙”,同时,要明白当下法律的“今生”,如发展规律,懂得法的“去脉”。

授课建议:4学时;课堂教学;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并用

任务四:法的运行

知识要点:法的制定、法的实施、法律程序、法律职业、法律方法等。

学习目标:法律不纯粹是纸面上的东西,它被制定后必须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得到运用,如此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。任务四主要涉及法的制定、执法、司法、守法、法律监督、法律职业的制度化与法治国家的建设等知识内容。通过学习,要结合法制定、法的实施、法律程序等内容系统理解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。

授课建议:4学时;课堂教学;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并用

任务五:法的价值

知识要点:法的基本价值、法与人权等。

学习目标:法的价值问题是法理学的基本问题之一,它涉及人们对法律制度的期待以及法律的目的、正当性和理想图景。通过本部分学习,要求员工重点掌握法的价值的概念、法的价值体系以及法的价值冲突与整合等一般性问题,同时要系统了解法与人权的关系。

授课建议:2学时;课堂教学;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并用

任务六:法治与法治中国

知识要点:法治原理、法治与经济和科技、法治与社会发展、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等。

学习目标:法是文明社会的制度形式,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。法治决定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,又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能动作用。通过本部分学习,要求员工了解法治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、民主政治、先进文化、和谐社会、生态文明的保障和引领作用,进而系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。

授课建议:4学时;课堂教学;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并用

课程应知应会具体内容要求

(实验部分)

任务一:法学是什么?

知识要点:法学的实践意义、法学的研究对象、法学思维能力、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、法治的定义、法治与文化、法治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等。

学习目标:通过典型案例或经典法学著作等手段,要求员工在了解法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,通过本环节教学工作的开展,使员工系统窥视法学的实践价值,要学会读书方法,学会写作表达的方法。

授课建议:4学时;课堂讨论,演讲辩论;案例教学与课堂讨论

团队标准


1.具有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,或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。

2.具有高校教团队格证书,能遵循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,正确分析、设计、实施及评价课程。

3.具有较强的法治意识,了解国内外法理学基础理论和当下研究现状,熟悉法理学理论并对其具有一定的研究,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。


教材选用标准


本课程优先使用中宣部、教育部“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”规划教材,突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,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,将社会主义法价值观引领渗透进法学专业课程。

其次,使用国家级和省部级规划教材、教育主管部门或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,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先进成果,正确阐述本学科的科学理论,完整表达课程应包含的知识,结构严谨,理论联系实际,具有学科发展上的先进性和教学上的适用性。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,符合认知规律,富有启发性,有利于激发员工学习兴趣,有利于员工知识、能力和素质的培养。


评价与

考核标准


过程性考核(30%)

考勤(20%)

通过课堂考勤得分

课堂表现(30%)

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、讨论时的表现等

课程论文(30%)

提交不少于1000字手写论文

研究性学习(20%)

分组讨论学习,分组汇报情况

期末考核(70%)

期末考试(100%)

期末考试,试卷成绩百分制



撰写人:张志文

系(教研室)主任:牟荣华

公司(部)负责人:范冠峰

时间:2019年6 月17 日



【回到顶部】【关闭】

版权所有©VSport体育

地址: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海棠路5001号/电话:0531-80683955/Copyright©2010-2013 [管理入口] 邮编:250300